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黃煌經方醫案之--慢性直腸炎案

  慢性直肠炎案 R先生,44岁,2010年8月30日初诊: 形貌:形体中等,面黄泛红,唇色暗红,大眼睛,双眼皮。 病史:肛门部不适,久坐坠胀感,肛周连及尾骨处酸楚,迁延数年,情绪急躁及劳累后不适加重。纳眠可。大便日行两次,无腹泻腹胀,无口腔溃疡,2009年7月24日省中医院行肠镜检查手术示:回肠末端炎,直乙状结肠多发口疮样糜烂,病理报到示轻中度慢性炎。诊断为慢性直肠炎。中西医久治不效。有糜烂性胃炎病史,舌质暗红,苔薄润。 处方:黄连5g,黄芩10g,党参15g,生甘草10g,半夏10g,干姜5g,红枣15g,柴胡15g,防风15g,15剂,水煎服,每周服5剂。 2010年9月28日第二诊:肛门部仍难受,舌质暗红,舌苔黄腻,唇暗,脉弦滑,腹部充实,肌肤偏紧张,无明显压痛。 处方1:黄连5g,黄芩10g,党参15g,生甘草5g,炙甘草15g,姜半夏15g,干姜10g,柴胡15g,白芍15g,枳实15g,红枣15g,15剂,水煎服,每周5剂。 处方2:苦参60g,水煎服熏肛周,每夜1次。 2010年11月1日第三诊:诉药苦难吃,症状已经改善,坠胀及酸楚减轻,纳眠可,大便早晚各一次,成形。舌淡红苔薄腻。 处方:生甘草15g,黄连3g,黄芩6g,党参10g,干姜5g,半夏10g,红枣20g,15剂,水煎服,每周服5次。 2010年12月7日第四诊:于11月29日复查肠镜,提示溃疡糜烂消失,结直肠粘膜大致正常。大便正常,日行一次。自觉症状已轻微,夜间3-4点自醒,食欲好,原方15剂,每周服5剂。 2011年1月11日,2011年10月15日复诊,无明显不适,睡眠好,体重上升,原方续服,隔2-3天服1剂巩固。 整理者按: 患者初诊甘草泻心汤加味不效,二诊考虑肛门坠胀不适明显且有腹肌偏紧张,故采用了合方四逆散。这两方的合方在黄师案中较少见,黄师用经方一是尽量用原方,二是加味能解决就不合方,所以很多时候黄师的处方是原方,加味方或是合方减味,其依旧仍然是“有是证用是药”。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