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唇系带过短,要处理吗?
:
有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咨询唇系带过短的问题,正好这篇文章写得挺好,就转给大家看了。
简单总结下,如果孩子的上唇系带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提示要治疗:
01.如果牵拉上唇时,因为唇系带短,导致牙龈乳头变白;
02.上唇系带导致门牙中缝超过2mm,这种很难自行闭合,可行正畸和唇系带修整术。
因为随着孩子长大,唇系带大部分会自行好转退缩,所以以上这种情况,都会在孩子恒牙萌出后评估,正畸术建议在恒牙的尖牙萌出后进行。
如果孩子在婴儿时,吃奶特费劲,考虑是唇系带问题,建议先排除其他所有相关因素(喂养姿势、母亲乳房条件、孩子口腔其他问题等)后,再请口腔科医生评估,是否要进行唇系带的手术,因为毕竟现在还没有完全证实手术有效。
最后,针对孩子碰伤、撞伤后,唇系带撕裂伤,是否需要治疗问题,目前大多推荐是通过按压嘴唇止血,如果10分钟内能止住血(注意,止血后不要老是拉开嘴唇看,还会再出血),就无需去医院治疗,不要缝合,等系带自己恢复就行了,但是断了就断了,自己不会接好的,这样也没啥影响,不用担心。
如果按压后不能止血,或者嘴唇也撕裂了,或者牙龈也裂开了,那就去医院处理吧。
以上部分参考自:AAPD.Policy on Management of the Frenulum in Pediatric Dental Patients.2019.
下面是正文:
唇系带,是指哪里?
唇系带有上唇系带和下唇系带,上唇系带较下唇系带明显。临床以上唇系带附着异常较为常见,而下唇系带异常较少,且临床意义不大。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上唇系带附着异常。
上唇系带,指连接于上颌骨牙槽突和中切牙上唇黏膜正中的细索状结构,为口轮匝肌在上颌骨的附着部。
图:上唇系带
上唇系带在胚胎期时较为宽大,出生时明显,随着年龄增长,牙槽骨垂直向生长,上唇系带的附着处向根尖方向移动并逐渐缩小。
若上唇系带附着处过于靠近牙龈缘,称为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其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由牙周病或其他导致牙龈萎缩至系带附着处的病因引起。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可引起母乳喂养困难、上颌尖牙间缝隙、前牙咬合关系异常、牙周病等一系列问题。
图:唇系带附着异常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的分类
目前有两种分类方法: Sewerin分类和Mirko分类。
Sewerin分类:上世纪60年代Sewerin对1430例病例分析后将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分为8类,分别为正常唇系带、持续性顶唇系带、附加物性唇系带、结节性唇系带、重唇系带、凹陷性唇系带、对裂唇系带和符合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情况的唇系带。
此后,Townsend等发现,超过1/3的上唇系带不符合正常唇系带表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附加物性唇系带和结节性唇系带。
图:上唇系带的Sewerin分类 (A~G依次为正常唇系带、持续性顶唇系带、附加物性唇系带、结节性唇系带、重唇系带、凹陷性唇系带、对裂唇系带)
Mirko分类:Mirko等于1974年对465例病例进行分析后,提出新的分类方法。这4种类型分别是黏膜附着型、牙龈附着型、牙龈乳头附着型和穿越牙龈乳头附着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黏膜附着型,其余依次为牙龈附着型、穿越牙龈乳头附着型(小婴儿中,这种最常见)和牙龈乳头附着型。
图:上唇系带的Mirko分类 (依次为粘膜附着型、牙龈附着型、牙龈乳头附着型和穿越牙龈乳头附着型,图3是下唇系带的图片)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会带来哪些问题?
1.母乳喂养困难
母乳的顺利喂养有赖于婴儿的吸吮能力,而吸吮需要口腔内一定的负压。口腔内负压是口腔内容物受到挤压和空气受到抽吸作用共同形成的。唇系带异常附着引起的间隙会降低口腔的密闭性,从而影响负压的行程,不利于婴儿吸吮。
图:肥厚的上唇系带,影响哺乳
Tips
一些婴儿的上唇系带较为肥厚,妈妈在哺乳时可能会感觉到乳头及乳晕疼痛,有些说“宝宝吃奶时感觉乳头被一下一下地夹”,有些则说“乳头没有破,但喂奶后觉得火辣辣的疼”。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哺乳姿势,寻找一个合适的、可以减少妈妈的疼痛感的姿势。
2.菌斑堆积,可能增加龋病风险
研究发现,唇系带异常附着的孩子发生牙菌斑的可能性更大。牙菌斑里的各种细菌,是导致龋齿的罪魁祸首。
图:菌斑堆积
3.可能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
上唇系带异常附着会在孩子成长发育时期甚至到成年,因为说话、吃饭等口腔运动的长期牵拉牙龈,引起牙龈退缩等问题,增加患牙周病的风险。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来说,则会加重病情。
4.上颌中切牙间隙
上颌中切牙间隙正常出现于混合牙列时期,随着恒牙的替换和生长发育等,间隙会慢慢闭合。而有些儿童,肥厚的唇系带附着于上颌中切牙之间的牙龈乳头处,导致牙间隙的明显增宽,造成牙齿排列错位而影响美观,同时导致前牙咬合关系的异常。当上颌正中间隙超过2mm,就很难随着生长发育而自然闭合了。
图:上唇系带附着异常,上颌中切牙间隙明显
宝宝唇系带过短,要治疗吗?
随着年龄的增加、颜面部的生长发育和牙齿的萌出,大多数儿童上唇系带会逐渐萎缩掉,因此口腔科医生建议等恒牙的门牙萌出后根据牙齿发育情况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上唇系带附着异常往往伴有上颌中切牙间隙的存在,关闭上颌中切牙间隙往往采用正畸治疗。目前对于行系带切除术应在正畸治疗之前还是之后,学界观点不同。
有学者认为应先通过正畸治疗关闭上颌正中间隙后再行系带切除术,这样有利于治疗效果的稳固(AAPD目前是支持这个观点)。
而有些学者认为先行系带切除术,有利于上颌正中间隙的自然关闭。
目前对于正畸治疗与系带切除术孰先孰后,医生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图:正畸关闭缝隙
最后,当家长发现孩子上颌切牙存在间隙时,最好带孩子咨询专业口腔医生,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参考文献:
1.Digman SW, Abramowicz S. Pediatric dentoalveolar surgery [J]. Dent Clin North Am, 2012, 56 (1): 183-207.
2.Sewerin I. Prevalence of variations and anomalies of the upper labial frenum [J]. Acta Odontol Scand, 1971, 29 (4);487-496
3.Mirko P, Miroslav S, Lubor M. Significance of the labial frenum attachment in periodontal disease in man. Part I, Classific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the labial frenum attachment [J]. J Periodontol, 1974, 45 (12):891-894.
4.Kotlow LA. The influence of the maxillary frenum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attern of dental caries on anterior teeth in breastfeeding infant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 J Hum Lact, 2010, 26 (3): 304-308.
5.Jaija AM, El-Beialy AR, Mostafa YA. Revisiting the factors underlying maxillary midline diastema [J]. Scientifica, 2016, 2016 (3): 1-5.
6.Mintz SM, Siegel MA, Seider PJ. An overview of oral frena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ultiple syndromic and nonsyndromic conditions [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5, 99 (3):321-324.
7.Pair J. Movement of a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 across the midline [J]. Angle Orthod, 2011, 81 (2):341-349.
8.Marenzi G, Urciuolo V, Cimmino P, et al. Frenulectomy: proposal of a new surgical approach and case report [J]. Minerva Stomatol, 2011, 60 (1-2):51-56.
本文首发: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作者:丽娜
李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