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生后就肺炎,是因为妈妈亲吻了大宝?-巨细胞病毒感染
足月孩子,生后 2 天出现呼吸急促,诊断为肺炎,使用二联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排除常见病原感染,最后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明确是先天性感染,也就是说是妈妈传染的。
孩子需要长达 6 个月的口服抗病毒治疗,有听力损伤等后遗症风险。
妈妈孕前检查巨细胞病毒是阴性的,最后查出是家里的 2 岁多的哥哥传给孕期的妈妈的,极可能是妈妈亲吻大宝或者吃大宝剩下的食物,或者是在照顾孩子,给孩子换尿不湿时感染上的。
那到底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个什么问题呢?严重不严重,有多少后遗症?怎么预防呢?还能不能亲吻孩子呢?大孩子会感染吗?
今天咱们说说。
简单粗暴版妈妈孕期时,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就由其他家人负责吧。
妈妈孕期可能被幼儿传染上巨细胞病毒,多是通过和孩子互相亲吻(接触到嘴巴或者嘴角),给孩子擦口水,吃孩子的剩饭,公用餐具,给孩子换尿不湿等方式,接触了含有病毒的唾液、尿液、大便。
再喜欢孩子,也不能亲孩子嘴巴或者嘴角,最好脸颊也不亲,只亲额头或者拥抱;孩子喜欢妈妈,也只让亲妈妈的脸颊和额头;对于爸爸和孩子的亲吻也是一样,因为爸爸会通过唾液、精液传染给妈妈。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对于免疫力正常的足月儿、大孩子,基本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这时不需要治疗,也没有后遗症,病毒感染不等于导致疾病。
如果是早产儿或者极低出生体重儿,或者是极少部分足月儿,可能出现皮疹、黄疸、肝炎、肺炎、视网膜炎等症状,及时治疗。
出生后就有症状的孩子,出现后遗症,比如听力损失、智力障碍、视网膜炎等问题的可能性稍大;对于出生时没有症状的感染婴儿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性较低。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也很容易的互相传染这个病毒,我们要知道这个问题,但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仅仅在检查中出现肝酶升高表现,不需要进行该病毒检查,因为不用做啥治疗,查出来反而会让你很担心,因为体内抗体会持续很久。
目 录新生儿出现肺炎,抗生素治疗不佳
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严重吗?
治疗好了,后遗症常见吗?
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吗?
妈妈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常见吗?怎么感染的呢?
妈妈巨细胞病毒感染,就一定会感染胎儿吗?
孕期怎么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
幼儿园孩子肝酶高,就要检查巨细胞吗?
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就要治疗吗?
一新生儿出现肺炎,抗生素治疗不佳一位足月(38 周+3 天)出生的新生儿,生后第 2 天出现呼吸急促表现,听诊能听到双肺湿罗音,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诊断为肺炎收儿科住院治疗。
经验性的给予二联抗生素治疗,同时进行常见的病原学(各种病毒、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等)检查均为阴性,孩子症状没有好转。
图片来自:nursekey.com
孩子状态一般,没有皮疹等问题,开始出现黄疸,但是不需要治疗。因为找不到常见病因,进行更广泛的检查,查 Torch(弓形虫、风疹、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时,发现巨细胞病毒 IgM 和 IgG 阳性。
同时复查孩子血常规是白细胞基本正常,淋巴细胞为主,血小板升高,血培养阴性。
妈妈的孕前和孕期检查结果提示孕前 Torch 检查里面巨细胞病毒 IgM 和 IgG 是阴性的,孕期没有进行检测。
这时妈妈说,前几个月家中 2.5 岁大宝(当时 2 岁 3 个月左右,白天送到小托班)肝功能检测提示肝酶升高(ALT),进行巨细胞病毒检查是阳性的,因为没有什么症状,就只进行了保肝治疗(哈哈,大家想想这个治疗是否恰当呢?),后来复查巨细胞病毒 DNA 是逐渐降低的。
基于以上结果,对孩子的血、尿巨细胞 DNA 进行检测,均提示阳性,数值还比较高,对妈妈的尿、乳汁进行巨细胞 DNA 检测,也是阳性,但是妈妈没有任何症状。
以上提示小宝宝是巨细胞感染导致的肺部症状,属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也就是妈妈传给新生儿的,同时妈妈孕前巨细胞是阴性的,提示没有感染该病毒,但是现在检查提示巨细胞感染,和家中的大宝将病毒传给妈妈有关。
妈妈平时虽然没有亲吻到宝宝的嘴巴,但是面部还是经常亲的,可能会扫过孩子嘴角,同时孩子还非常喜欢亲妈妈,尤其是上托班之后;妈妈给孩子擦口水后,通常不会洗手就自己接着吃饭,关键孩子没吃完的饭,妈妈怕浪费就接着吃了。
另外,妈妈在孕期也是一直在照顾大宝,会给大宝更换尿不湿、清洁臀部。
以上这些行为会接触到有病毒的口水、尿液、粪便,导致感染。
图片来自:pexels.com
明确病因后,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治疗(6mg/kg.次,12 小时 1 次)。5 天后孩子病情好转,呼吸平稳,改为缬更昔洛韦(这个药老贵了)口服,治疗 1 周后监测孩子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因为药物可能影响这些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损伤肝肾功能。
以上监测没有异常,孩子出院,继续口服缬更昔洛韦满 6 个月,以上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定期监测(2-4 周),每 3 个月进行一次听力和眼科检查,明确是否出现这些后遗症。
整个病例能看出,后续的治疗需要耗费家长的时间、精力,当然还有一笔不小的花费,还要担心孩子吃药是否有副作用,是否会留有后遗症。如果早知道有这种风险,给大宝的照顾由爸爸或者其他家人进行,那可能就没有这些问题了。
图片来自:pexels.com
P.S.这里加一句,对于这个孩子,是可以母乳喂养的,即使母亲乳汁中的巨细胞 DNA 是阳性的,其好处仍大于巨细胞暴露的坏处[1]。
二什么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严重吗?巨细胞病毒,英文名是 cytomegalovirus,简写为 CMV,为啥有这个名字呢?是因为其感染细胞后,会导致细胞肿胀,核增大,形成巨大细胞,如下图那个像眼睛一样的细胞。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CMV 属于疱疹病毒科,和大家熟悉的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EB 病毒,导致幼儿急疹的人类疱疹病毒 6 型(HHV-6)都是一家子,和后者关系更近,所以 CMV 有时候称为人疱疹病毒 5 型(HHV-5)。属于 DNA 病毒,外有病毒包膜[2]。
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感染该病毒后,大多无症状,大约 10% 的感染儿童会发生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疾病,出现诸如发热、乏力、咽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肝炎等症状。这些都能自行恢复,也不留什么后遗症。
但是如果是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 1500g 的),在子宫内感染或者生后早期被感染后,可能出现典型变现或者严重并发症,出现听力损失、脑瘫、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后遗症,严重的导致死亡(4-10%)。对于足月儿,其大部分没有症状或者仅有比较轻的发热、轻症肺炎等症状。
先天性感染的早产孩子出现症状最常见的为:全身瘀点,出生后黄疸很快出现,查体时肝脾肿大,出生体重低,小头畸形,嗜睡,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感音神经性耳聋,脉络膜视网膜炎,肺炎。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上图是孩子身上的瘀点,右侧孩子还能看到肝脏肿大的画线,并且因肝肿大导致腹胀明显,右侧孩子症状极重,生后 48 小时死亡。如果把瘀点瘀斑再放大,能看到蓝莓松饼样表现,如下图: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上图是生后 1 天大的婴儿蓝莓松饼样皮疹,同时还有出生体重低,小头畸形、肝肿大、黄疸。这些是非常严重的表现,有些孩子生后没有这么明显的淤血,会出现下图表现,但是只要孩子有这些瘀点,就得重视。
图片来源见水印
对于这些孩子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能会发现脑室周围钙化,脑白质病变,脑室扩张等问题。查血能发现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对于眼睛和耳朵的问题,需要请专科医生评估,下图是视网膜炎的表现: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大家注意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么典型的表现,病毒毒力和自身免疫的不同,其表现的症状也多样,另外对于足月的孩子,如果仅有发热、肺炎症状,没有以上表现,排除了其他病原后,也要考虑到该问题哦。
三治疗好了,后遗症常见吗?看完上面这些表现,是不是非常担心呢?咱们先强调啊,目前医疗水平下,发现的早,及时治疗,除了那种生后就出现严重凝血出血问题的,生存是没啥问题的。
家长可能看到上面这句会稍微放下心,但又开始担心起后遗症问题,孩子会不会傻,会不会有癫痫,会不会耳聋和视力缺陷呢?
如果是孩子出生后就出现了症状,考虑其出现长期后遗症的可能性稍大,有研究发现 72% 存在后遗症,出现的问题和几率如下(资料来自 uptodate)[3]:
●听力损失(50%-58%)
●智力障碍(IQ70;47%-55%)
●小头畸形(37%)
●斜视(25%-30%)
●牙科疾病(27%)
●癫痫发作(23%)
●皮层性视损伤(14%-22%)
●脉络膜视网膜炎(20%)
●脑性瘫痪(13%-27%)
在以上后遗症中,如果生后发现小头畸形、脉络膜视网膜炎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异常,提示神经发育问题差的可能性高,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其最后的认知水平会正常或接近正常。
在以上后遗症中,对于有症状的婴儿,进行及时、足量的抗病毒治疗,可能会降低听力损伤等后遗症。
如果在出生时没有症状,那孩子出现长期后遗症的可能性较低,有研究发现其几率在 14% 左右[3]。对于大孩子感染后出现的症状,不考虑这些后遗症问题。
所以,基于以上问题,如果孩子在生后或者生后早期明确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感染,同时有症状,需要定期的进行儿保检查,定期的进行听力、视力检查,语言评估,神经系统评估。
四巨细胞病毒感染常见吗?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巨细胞病毒到处都是,各年龄段人群都会被其感染,大家感觉没有多少,多是大部分没有症状,或者有症状我们也不查这个病毒有关,为啥不查?因为对于健康的小朋友或者大人,查出来也不治疗啊。
目前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45-100% 的人群中巨细胞病毒抗体是阳性的[4],提示感染过该病毒,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大多在 3 岁前感染,发达国家,小时候不感染的,青春期可能会感染(接吻、性行为等),多达 60%-80% 的人在成年前感染 CMV。
国内研究发现,新生儿生后,进行 CMV DNA 检测阳性率为 6.5-27.3%[5]。对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其唾液和尿液中活动性 CMV 排出率为 10%-80%[3],提示在幼儿园中,小朋友们互相传染的可能性很大。
五妈妈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常见吗?怎么感染的呢?研究发现,全球育龄女性巨细胞病毒血清阳性率为 86%,发达国家低些,在 70% 左右,发展中国家会高些,在 90% 以上[6]。
咱们国家的数据提示,国内孕妇中巨细胞 IgG 抗体阳性率在 90-96.3%[5],但是大家别害怕,因为 IgG 阳性只是说明之前感染过,体内产生这些抗体保护自己,基本不具备传染性。
国内孕期子宫颈分泌物病毒分离阳性率为 5.9%-17.5%[5],这种是提示目前体内在排出病毒,有传染性的。另外,母乳中的巨细胞病毒排出率为 13%-27%,这种也提示目前妈妈有传染性。
妊娠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大部分都是被家里的大宝传染的,尤其是大宝在托班或者幼儿园时。小朋友们被传染后,没有什么症状,就是携带病毒和传播病毒。
而妈妈作为家里主要的孩子照料者,就容易被传染,尤其是中国的妈妈们,自己怀着孕也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宝身上,就怕大宝有一丝没有被照顾到。如果怀着生二胎怕大宝受委屈的心态,照顾大宝时会更加小心,也更容易中招。
看到这里是不是更怕了?尤其是正在怀着二胎、三胎的妈妈们?其实不用怕,第一不是妈妈巨细胞病毒阳性,就会导致胎儿感染。第二,咱们也能正常照顾大孩子,不是一点都不能接触,正常预防就好。
六妈妈巨细胞病毒感染,就一定会感染胎儿吗?当然不是的,如果这样,人作为食物链的顶峰,就太跌份了。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很难清除掉,会终身携带,但病毒不会出来复制,这时没啥传染性,身体为了抗击病毒,避免下一次的感染,会产生抗体,也就是大家熟悉的 IgM 和 IgG。
感染后,IgM 先产生,之后出现 IgG,IgM 会存在数月或者 1 年之久,而 IgG 可能会终身存在。
大部分孕妈妈检查时,仅有 IgG 阳性,IgM 阴性,这说明是之前被传染的,目前有抗体的保护性,这种情况下,出现孩子感染的可能性很低,在 0.15%-2%[7]。
那为什么这时候有抗体保护,仍有传染性呢?因为有抗体不能防止病毒的体内再次激活,也不能防止不同病毒株再感染,这时会导致妊娠期暂时排出病毒,出现胎儿感染。
如果 IgM 阳性,IgG 阳性,这时的可能性较多,但要考虑是新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或者是原发感染再次激活,医生会根据这个结果,进行相关检查并调整孕检中的检查项目,明确胎儿感染情况等。
如果之前没有感染过,孕期才感染该病毒(才出现 IgM 或者 IgG 阳性),其出现母婴传染的可能性大,孕晚期感染比早期感染导致的几率更高[7](66.2%:36.8%,在孕前感染的几率为 5.5%),但若在早期发生感染,胎儿出生时有症状和后遗症的风险更高。
对于这些孕妈妈,医生会对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和评测,检测孩子发育情况,预测以后后遗症的可能性,给父母讲明情况,明确是否终止妊娠,还是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已感染或可能感染的婴儿。
七孕期怎么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目前没有能完全消除感染巨细胞病毒的方法,但是做好以下措施,能降低传播风险:
●不要亲吻孩子的嘴,6 岁以下的,脸颊也不要亲吻,可亲吻额头或者拥抱孩子;
●不要吃孩子剩下的食物、饮料,不要共用餐具;
●照顾幼儿时,比如换触尿布,擦鼻涕等操作后,使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 15-20 秒;
●孩子尿液或唾液鼻涕等污染的玩具、地面进行清洁(酒精、84 消毒液都行)。
另外这里面注意一下,孩子爸爸可以多接手对孩子的照顾,承担起换尿不湿,照顾饮食等工作,爸爸也要做好以上的措施,避免孩子感染爸爸,从而避免爸爸去感染妈妈,哈哈。
爸妈做好以上的措施,正常和孩子接触,交流,拥抱都没有问题啊。
八幼儿园孩子肝酶高,就要检查巨细胞吗?小朋友在幼儿园查体或者一些检查中,会查血评测肝功能,有时肝酶升高后,医生会要求进行巨细胞病毒感染,这样正确吗?
小朋友肝酶升高的原因太多了,各种病毒感染,比如感冒,EB 病毒感染,当然巨细胞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其升高;某些药物,比如抗生素、退热药等等。
如果孩子单纯性的肝酶增高,没有其他症状,比如黄疸、腹胀、四肢肿胀、呕吐、血便、皮肤瘀点瘀斑、关节肿胀疼痛、不明原因发热、神经系统异常,就可以继续观察,不需要进行巨细胞病毒检查。
这时你进行巨细胞病毒检查,因为孩子们互相传染问题,有可能会查出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查出血或者尿巨细胞病毒 DNA 阳性结果。
但这时候仅提示是该病毒感染,而不是导致巨细胞病毒疾病,只是病毒和身体共存,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你体内的病毒细菌多了去了。仅仅肝酶高,又不用进行抗病毒治疗,查出来反而让你揪心,所以不需要检测该病毒。
另外,即使孩子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有发热、淋巴结增大,咽扁桃体炎症状(可以看文章:接吻病那篇),如果检查提示 EB 病毒阴性,那巨细胞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时也不需要进行巨细胞病毒检查,你知道就行了,因为查出来也是不抗病毒治疗的,处理方式也是对症处理,让孩子舒服,等其自行恢复。
九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就要治疗吗?对于新生儿,有症状的才需要治疗,并且这种治疗时间要持续 6 个月,使用缬更昔洛韦口服,就是这个非常贵的药物。
UPTODATE 提示要使用口服溶液剂型的,只有这种有研究数据,但是国内只能买到片剂,国内有研究发现其也有效果,所以,咱们可以使用。一旦使用,就按照疗程用满 6 个月吧。
对于新生儿,症状轻微的或者没有症状的,不需要治疗,继续观察即可。
对于大孩子,即使有发热等症状,基于其免疫力足够强悍,也不用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能自愈。
妊娠期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出现症状,给予支持治疗就好,一般也没有啥症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因为这对减少胎儿感染没啥好处,检测胎儿发育情况即可。
好啦,今天也写了不少了,大家还有巨细胞病毒的相关问题,提出来以后写吧。
- 参考文献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Red Book: 2021–2024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32ND EDITION).
Gail J Demmler-Harrison.Overview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s in children.uptodate.2021.
Gail J Demmler-Harrison.Congenital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Management and outcome.uptodate.2021.
DynaMed.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in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2018.
巨细胞病毒感染.实用新生儿学.第 4 版.
Jeanne S Sheffield.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cy.
Jeanne S Sheffield.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cy.uptodate.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