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知识 | 十二经脉手少阴心经之青灵穴
温馨提示
本栏目意在为大家介绍人体穴位的基础常识,让大家对它们有个基本的认识,对各个穴位在艾灸、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的应用上有一点简单的了解。很多穴位针刺治疗风险很高,非针灸专业人士,切勿自己进行针刺操作!
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
经脉循行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联系心、肺、咽及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肺部浅出腋下,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至掌后豌豆骨部,如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少阴心经本经腧穴
青灵
【出处】《太平圣惠方》: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
【定位】臂内侧,在极泉穴与少海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尺侧缘。
【简易取穴法】正坐,抬起右臂和肩平,肘弯屈,小臂向上,左手五指并拢,把小指放置在手臂内侧肘横纹处,拇指按压所在之处有酸痛感:
【主治】
1、头痛、振寒;
2、胁痛,肩臂疼痛。
【应用】
青灵有理气止痛,宽胸宁心的作用。
青灵穴主治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痛,肩臂不举,上肢不遂,肩臂疼痛,肩胛及前臂肌肉痉挛,腋下肿痛,肋间神经痛,心痛,心绞痛,目视不明,神经性头痛等。
青灵配少海、灵道,通里治上肢麻痹。
青灵配曲池,治肩臂疼痛。
青灵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青灵配曲池,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臂疼痛,肩关节周围炎。
青灵配光明、合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疾,头痛。
青灵配天井、丰隆,有健脾化痰,行瘀散结的作用,主治腋淋巴结炎。
常用手掌拍打或用拇指指腹按揉青灵穴,每次1~3分钟,可预防肋痛、肩臂疼痛以及心绞痛等循环系统疾病。
艾炷灸3~7壮,艾条灸5~10分钟。
【文献】
《太平圣惠方》:灸三壮,主肩不举,不能带衣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针灸大成》:主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
《类经图翼》:振寒胁痛,肩臂不举。
*穴位图片来自紫图图书出品《图解黄帝内经》
封面|八岁
编辑|香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