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十一记“疫”】小小微信平台,却彰显了中医药人的坚强底色!

【十一记“疫”】小小微信平台,却彰显了中医药人的坚强底色!

导Lead语
2020年的春节注定将永久留存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2020年的春天也必定载入史册。

9月22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报告会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关党委主编的《杏林礼赞 手书心声——中医药人的记“疫”》一书举行图书发布仪式,该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即将正式发行。

该书共收入126篇文章,生动记载了广大中医药人在本次疫情防控中顽强拼搏、日夜奋战的感人事迹。“中医出版”将在十一期间刊登书中精选文章。这将时刻提醒我们,如今来之不易的、平稳的疫情防控局势,是多少幕后英雄,包括中医药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斗争而来。

岐黄大爱,战 “疫”必胜
—— 中医抗疫实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王秋华

除夕之夜,和家人围坐桌旁,边吃年夜饭边观看电视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手里却不停地翻看手机上有关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报道。突然,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是学术编辑室中医出版微信平台的编辑刘聪敏打来的,她不是拜年,而是来请示工作。

她联系到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一位一线的中医大夫,通过近期的临床救治对疫情诊疗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希望能够在中医出版微信平台发布,以便给一线医务工作者一些借鉴。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马上发!”时钟刚刚敲过24 点,随着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邹义龙的《我们中西医并重,筑着一道生死之墙》文章发布,宣告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当中。

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就在短时间内转发及阅读量达到10万+,对于一个平时每条阅读和转发量平均几千的中医学术图书宣传平台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而这个数字在未来的1个月中又成了家常便饭。在这1个月的非常规工作中,我们见证了疾病的残酷,见证了白衣战士的无私无畏,见证了中医人的赤子之心和担当精神,更见证了中医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希望。

随着疫情的发展,每天不断攀升的患者数、病死数,作为一个中医学术出版的宣传平台能做些什么?最终,我们决定,对当下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新冠肺炎做最真实、最客观、最准确的报道,给中医人一个发声的平台,为一线临床义务工作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一手资料!从大年初一开始,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平台开始了与一线医务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不间断的联系和沟通,以便能够获得最真实、最权威的一手资讯。而这个过程与其说是个工作的过程,不如说是个见证历史,震撼灵魂的过程。01
大医精诚,厚德载物

大年初二我电话联系到北京中医药大学谷晓红教授,作为温病学专家的她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根据本次疫情特点迅速向公众推荐了几首预防方剂,通过我们的平台,她详细介绍开方思路,供业内参考选用。面对双黄连事件,她忧心忡忡,专门写了一篇如何正确使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文章,在中医出版微信平台一经发表就得到了业内、业外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这才是中医正确的打开方式。

仝小林教授作为中医药领域3名驰援武汉的院士之一,从除夕夜踏上开往武汉高铁那刻起,就忘我地加入救治患者的战斗当中,而在高强度的工作情况下,应我们的请求,利用少得可怜的休息时间,根据自己临床实践经验为业内以及大众读者解读了新版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医部分,为一线同行们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参考经验,同时让大众看到了中医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加深了大众对中医的了解和认知,更增强了大众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五运六气大家顾植山教授携其弟子也奋战在临床一线,而他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对本次疫情的分析更是让网友拍手叫绝!无不赞叹中医的“ 神奇”与博大精深。

而最让人感动的是张伯礼院士,一声号令,他没有一丝犹豫就冲到了前线。当央视记者请他回忆出征时情景时,他竟然哽噎了。他深感中央领导对自己信任的同时,更意识到疫情的严峻。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日子,人们经常可以在电视里看到张伯礼院士的身影,在各种报道中看到他对疫情的分析,但是直到2个月之后央视对他的访谈,人们才知道就在那段时间,张院士胆囊炎突然发作,不得不紧急做了胆囊摘除术。而术后下肢血栓,他仅休息一周就又投入到紧张的抗疫工作当中。他用“ 我真的和武汉人民肝胆相照了”将这一切轻描淡写带过。就在突发胆囊炎前的10多天,他联系到我们的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平台,希望能够在我们的平台发表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他和刘清泉教授对不同阶段新冠肺炎患者救治过程获得的珍贵资料的分析和总结。考虑到期刊有其局限性,因此选择了我们微信平台,希望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让尽量多的人,特别是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看到,对他们的临床施救有所帮助。这是一篇任何顶尖级核心期刊都会争先发表的文章,但是张院士却选择了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名与利的微信平台发表,作为一个微信平台的负责人,在感谢张院士信任的同时,我更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中医人不忘初心的无私奉献精神。03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 疫”中,中医出版微信公众平台也跟踪报道或者转载了很多一线中医人的抗疫故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广安门中医院呼吸科李光熙主任和驰援武汉的东直门医院骨科护士杜渐。

李光熙主任虽然没有亲临武汉一线,但是作为“ 非典”的功臣,有着丰富呼吸疾病诊疗经验的中医专家,通过远程技术参与了很多患者的救治。2月4日,他将自己用一副人参败毒散汤剂退掉武汉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高热的诊疗过程和诊治思路在中医出版微信平台进行分享,一经推出阅读量和转发量就达到了20万+,而面对网友的称赞,他并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中医人的责任和使命,没有忘记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在对大量新冠肺炎患者观察中他发现,很多患者第一周虽然有不适症状,可以照常生活,但第二周情况急转直下,指端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迅速进入到重症、危重症阶段,而一些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进行少量活动后病情会突然加重反复。根据对这些患者诊治过程和患者日常生活细节的分析,他发现竟然是如厕、洗澡这样的日常活动,造成了患者已经损伤的肺组织再次遭到机械性损伤,导致病情恶化或者反复。因此他提出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康复期患者避免过早活动,尽量卧床休息的建议。他的观点给临床一线大夫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诊疗线索。

奋战在武汉一线的东直门医院骨科护士杜渐,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情况下,还抽出时间坚持撰写日记。她是一个连坐飞机都害怕的女孩,却主动报名加入东直门医院驰援武汉的队伍中。她说,我不是英雄,但我必须出征。在她的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日常,“ 喝干了医院为我们准备的抗病毒中药,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很平常,除了戴了手套后的一点点障碍,和普通病房似乎没有差别。但是又有很大不同。因为在我的病房,我不会像在这里这么郑重地介绍自己。而面对隔离病区的患者,他们的无助更需要安慰。当我们站在床旁,告诉他们我们是北京东直门医院专门来帮助他们的时候,患者的眼神都充满了希望。”我们也会时不时看到中医药治愈患者的好消息,“ 今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47床的奶奶,在我们给予了中药和针灸处理之后,终于不腹泻了…… 今天我刚刚接班查房的时候,她正抱着一个苹果,已经吃了一半了。”“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之前的两个危重患者经过治疗都已经好转…… 5床的老爷爷病情很重…… 之前的班上,看到他都是端坐呼吸,痛苦喘憋的样子,而经过几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整个人的状态好多了”“ 我们有5位患者已经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顺利达到出院的水平…… 那个有糖尿病的2床叔叔,开始的时候对中医是最不信任的,但眼看着在中药调理下渐渐好转的自己,开心地给老婆打电话说,中药好呀……”;我们还看到很多感动的时刻,“ 47床的叔叔想把《我爱你,中国》唱给他的亲朋好友…… 唱完后,他突然对我说,这首歌也送给你们,你们不远千里从北京而来,不怕感染,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真的谢谢你们了!”“ 43床的阿姨昨天哭了一夜,因为她已经知道了爱人的离世…… 阿姨说她从心底里感谢昨天夜班的护士,那个年轻的小姑娘握着她的手听她讲了一夜,让她终于能够发泄出自己心里的委屈与不舍”。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含着泪看完日记的,这是一份真实的记录,虽然有悲伤有难过,但让人感受最多的是温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希望。就如一个粉丝在留言中评论到:“ 在你的日记里,不幸染病的人们不再是新闻中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感谢您有温度的文字’。”03
中西结合,攻克难关

通许县人民医院,一个坐落在河南省,属开封市管辖的二级医院,在新冠肺炎期间突然进入了很多人的视线。因为他们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中医为主,获得显著疗效。和通许县人民医院院长进行电话沟通后,我颇感意外,但细思一切又似乎都在情理之中。

这个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在2018年曾聘请过一个中医专家到院出诊,并给在院的西医临床医生讲授中医课程,许多医生踊跃积极参加,并与这名中医专家跟诊学习,而这其中就有该院副院长娄爱枝和感染科主任汤英。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跟诊,他们很快就能够利用中医理论和中药汤剂为患者看病,而且疗效显著。当疫情发生之后,院内短时间内就接诊了情况非常棘手的4名确诊患者和多名疑似患者。而面对严峻的疫情,院长果断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对确诊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救治,就这样他们确定了三套方案,针对轻症患者采用葛根汤,对于肺部症状明显患者采用大青龙汤合并泽漆汤及茯苓四逆汤,对于高烧为主患者则服用大青龙汤和射干麻黄汤。

同时,为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给全院员工服用中药汤剂预防,并用艾绒熏病房。通过中药汤剂的治疗,所有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均在2~3 天内使体温恢复正常,其他各项指标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实现新冠肺炎患者零转院、零死亡、零致残,全院员工零感染。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个奇迹,而对于中医人来说,这是中医药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周建波,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虽然毕业于西医院校,但是却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疑难危重疾病。自从他请战进入随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隔离病区的那刻开始,他就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更难得的是,他把自己的诊治过程都以日志的形式做了详细的记录。当我们联系到他,希望他能够将日志公开时,非中医出身的他有些犹豫,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他最终还是答应了。

但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科学、客观,每天在繁重的临床工作结束后,他都要花很长时间整理当天的诊疗记录,并加入自己的分析,常常忙到很晚。那段时间我们的平台编辑经常是凌晨三四点钟和他沟通文章的修改事宜。他对自己负责的每个患者都进行了中医的辨证,并根据每个人的证候特点开出不同的处方。他的患者不乏重症患者,经过中医药调治,患者们的病情都陆续得到缓解或者痊愈。

而随着他的日志在中医出版微信平台上发表,很多网友都给他竖起大拇指,正如一个网友评论到:“ 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中医参与肺炎疫情的治疗,中医给了周医生力量,周医生给了患者力量。”他的日志更是得到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微信平台“ 健康湖北”的转发,这在湖北临床一线引起不小的轰动,以至于随州市中心医院的院长要求他对该院一线医生进行中医药临床诊疗的培训。

写到此时,突然感觉文字的表述是匮乏的,竭尽全力也无法承载所有的感动,小小的中医出版微信平台只是中医人各尽所能抗击疫情情景的缩影。在灾难面前他们不忘初心,经受住了考验,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与期盼。而此次抗击疫情战斗的胜利也再次证明,传承上千年,承载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中医药学,在当下以及未来必将继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王秋华,摘自《杏林礼赞 手书心声——中医药人的记“疫”》。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山东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系统性最强、支持力度最大的中医药医保政策文件出台!

● 【权威发布】国务院对中医教育有了新办法!已划重点!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