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国医大师慢性胃炎浊毒论,这些症状你有吗?文末附推荐方药

国医大师慢性胃炎浊毒论,这些症状你有吗?文末附推荐方药

慢性胃炎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医大师李佃贵老先生从发病机制上提出“浊毒理论”,从理论上阐明了慢性胃炎这一胃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制定了以“化浊解毒”为主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一整套严谨的治则、治法,为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提供了一条思路和方法。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参考下述表现检查一下自己体内是否存在浊毒,文末推荐了几个李老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

颜面五官浊毒蕴结,郁蒸体内,上蒸于头面,而见面色粗黄,晦浊。若浊毒为热蒸而外溢于皮肤则见皮肤油腻,浊毒上犯清窍而见咽部红肿,眼胞红肿湿烂、目眵增多,鼻头红肿溃烂、鼻涕多,耳屎多,咳吐黏稠之涎沫。

舌苔患者以黄腻苔多见,但因感浊毒的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别。
浊毒轻者舌红,苔薄腻、厚腻,或黄或白或黄白相间;浊毒重者舌质紫红、红绛,苔黄腻,或中根部黄腻。
因感邪脏腑不同苔位亦异,如浊毒中阻者,苔中部黄腻;浊毒阻于肝胆者,苔两侧黄腻。苔色、苔质根据病情的新久而变,初感浊毒、津液未伤时见黄滑腻苔;浊毒日久伤津时则为黄燥苔。

脉象浊毒证患者滑数脉常见,尤以右关脉滑数突出。临床以滑数、弦滑、弦细滑、细滑多见。
病程短,浊毒盛者,可见弦滑脉、弦滑数脉;病程长、阴虚有浊毒者,可见细滑脉、沉细滑脉。但患者出现沉细脉时多为浊毒阻滞络瘀,而不应仅仅认为是虚或虚寒脉。如《金匮要略方论》中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又:“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以上皆说明细脉主湿浊主积而不主虚。

排泄物、分泌物浊毒内蕴,可见大便黏腻不爽、臭秽难闻,小便或浅黄或深黄或浓茶样,汗液垢浊有味。

1. 痰涎:浊重毒轻者,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咯吐不爽;浊毒并重者,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排吐不利;毒重浊轻者,痰黄,黏稠难咳。
2. 呕吐物:浊重毒轻者,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浊毒并重者,呕吐物多为酸腐不化之谷物;毒重浊轻者,多为干呕。
3. 二便:若浊重毒轻,大便溏滞不爽,溲浑浊;若浊毒并重,溲黄赤;若毒重浊轻,溲涩赤。

辨证处方
一、胃气壅滞型主要症状:脘腹痞胀疼痛,痛而欲吐,或腹胀痛剧,肠鸣走窜不定,矢气频作,矢气后胀痛减轻,或胀痛剧而无肠鸣矢气,大便秘结,舌红,苔厚,脉弦。方药:木香 9g,枳实 15g,厚朴 15g,槟榔 15g,炒莱菔子20g。
二、湿浊中阻型主要症状:胃脘堵闷,肢体困重,纳呆,口中黏腻无味,大便溏或不爽,舌红,苔腻,脉濡或滑。方药:石菖蒲 15g,郁金 12g,茯苓 15g,白术 9g,茵陈 15g,砂仁 15g,肉豆蔻 15g,苍术 15g。
三、浊犯肝胃型主要症状: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满,嗳气,泛酸,善太息,遇烦恼郁怒则症状加重,精神抑郁,寐差,大便不爽,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方药:柴胡 15g,香附 12g,青皮 9g,荔枝核 15g,佛手15g,绿萼梅 15g,八月札 15g,香橼 15g。
四、浊毒内蕴型主要症状:胃脘胀满,胀痛灼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纳呆,怕冷,小便黄,大便不爽或便溏,舌红或紫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方药:黄芩 12g,黄连 12g,黄柏 12g,蒲公英 12g,生石膏30g,茵陈 15g,藿香 15g,佩兰 12g。
五、浊毒壅盛型主要症状:口干口苦,脐腹胀满疼痛,心烦躁扰,头晕胀痛,寐差,大便秘结不通,小便短赤或黄,舌紫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弦滑数。方药:半边莲 15g,半枝莲 15g,白花蛇舌草 15g,苦参 9g,板蓝根 15g,鸡骨草 12g。
六、瘀血内结型主要症状:胃脘胀满,刺痛,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胸满口燥,面色黯滞,舌质紫或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方药:当归 15g,川芎 12g,延胡索 15g,三七 2g, 蒲黄15g,五灵脂 15g,姜黄 9g,白芷 15g,丹参 15g,鸡血藤 15g。
七、毒热伤阴型主要症状:胃脘胀满,灼痛,胃中嘈杂,饥不思食或食少,口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或细。方药:百合 15g,乌药 12g,沙参 15g,麦冬 15g,五味子15g,山茱萸 15g,乌梅 15g,元参 15g,玉竹 15g,黄精 15g。

本文摘自《慢性胃炎浊毒论》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慢性胃炎浊毒论》,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首创“浊毒理论”,并运用化浊解毒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打破了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现状。本书就浊毒理论在慢性胃炎的诊治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

作者简介

李佃贵,中医浊毒学说创始人。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国医大师。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卫计委科技评审专家、国家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河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中医专家组组长。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健康之路》特邀专家。从事脾胃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首创中医浊毒学说,在治疗萎缩性胃炎等脾胃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防治癌前期病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END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慢性胃炎浊毒论》,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 大数据揭示易患肺病人群特征 疾病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
● 新书资讯 | 眼病浊毒论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