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米伯让治疗肝积验案1则

米伯让治疗肝积验案1则

米伯让,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奠基者、创始人,长安米氏内科流派创始人,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名誉院长。1964年被敦聘为首批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中药组组员,1980年被聘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1981年被聘为国家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张某,男,48岁,工人。
右上腹胀痛反复发作1年。痛时隐隐,为针刺状,发作时间1~2天,腹胀,食欲缺乏,烦躁,大便稀,经西医诊断为“肝癌”。多方医治无明显效果,逐日加重。现精神甚差,面色青暗,形体消瘦,右肋下3cm可触及肝下界,质较硬,有压痛,边缘不齐,舌质暗,苔厚腻,脉弦细涩。

中医诊断:肝郁胁癖。
治宜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祛瘀生新。
方选柴平饮加味。处方:
柴胡14g,姜半夏10.5g,党参17.5g,黄芩10.5g,甘草10.5g,厚朴10.5g,陈皮10.5g,苍术10.5g,生姜10.5g,大枣2枚,制香附14g,郁金14g。
每日1剂,连服15剂。配服大黄䗪虫丸,每服1~2丸,每日2次。

二诊:腹胀明显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加,面色转黄,舌苔薄黄,脉弦细,肝触及疼痛减轻。继用上方30剂。

三诊:腹胀消失,疼痛基本消失,肝脏缩小,右肋下2cm可触及肝下界,舌苔薄白,脉弦细。继用上方30剂。

四诊:食欲增,体重增加,继服大黄䗪虫丸3个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语】本例乃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不行血,日久结成肿块而发病。肝郁指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达舒畅,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胁,位于人体侧胸,指从腋下到季肋的部分,乃病位;癖,又称癖气,指痞块生于两胁,时痛时止的病证。米老常以“肝郁胁癖”来泛指那些因肝郁所致胁痛或肝脾肿大的病证。结合患者症状,可辨证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

本例治宜先予疏肝和胃,健脾理气,活血化瘀,病减其大半,效不更方,继服好转。柴平饮出自明代刘浴德的《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平胃散健脾制湿,能有效治疗脾胃湿盛而脘膈胀闷,脾土不运,湿浊困中之证。本案予柴平饮加香附、郁金,配服大黄䗪虫丸,共奏疏肝和胃,健脾理气,活血化瘀之功效。服药半个月病减大半,效不更方,继续服用而好转。米老认为,本病不宜大补,以免留邪,需在病后祛瘀生新的基础上,予以缓中补虚,方能有效。

本文节选自《米伯让医案》。……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米伯让医案》,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米伯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毕生以中医事业发展、培养中医药人オ、解除人民疾苦为己任,在运用中医药防治急性传染病、地方病及危急重症方面,成绩卓著。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被世人誉为“苍生大医”“中医泰斗”。2019年是米伯让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弘扬“厚德弘道、济世笃行”的精神,我们整理了《米伯让医案》一书,以表达对米伯让先生的缅怀与纪念。

本书共收载医案114例,涉及温热病、内科、妇科及疑难杂病,反映了米伯让先生治疗急性传染病、地方病及疑难杂病的医疗经验、临证思路与治疗方法。本书还将将先生仅存的部分信函和会诊病案一并列入医案中,可窥见米伯让先生辨证论治的思想,以冀对读者临证有所裨益。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米伯让医案》,主编:米烈汉。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肝病怎么防治,老中医有话说
● 这几张方子,治水肿一定要用上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