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跟师“笔记”,建议大家都来看看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如何跟师,如何老师讲授的知识消化,如何能理解后为我所用……这是每个学生都值得思考的问题。
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跟师“笔记”,内容之全,叹学生们之用心,这本书叫《医门传灯——连建伟学术经验传承录》。
连师临床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疗效确切,其中从辨证方法到临床用药经验皆值得学习,书名为“医门传灯”,意为传承中医心要,非为一病而设,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
本书整理了近3年来(2012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 连师中医门诊临床病案,结合平常伺诊体会,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连师内伤杂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出特色、具体的规律和指导性的经验,进一步用于教学和临床。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抄方手记。本部分包括两组内容:第一组为连师临证精选医案,共 109 则。其中前 28 则为随师伺诊医案,后 81 则为连师门诊日记,大部分医案没有复诊,少部分医案有复诊, 这些医案只是当天随师伺诊时的一次真实记录。但两部分所选择的内容基本保持患者就诊时连师四诊合参的原貌,由于连师比较重视脉诊,故门诊病案中脉诊内容往往放在前面,而问诊内容放在后面,分析为当时学习时比较浅显之体会,连师点评的内容也反映当时连师就随笔作业做的简短评阅,学生受益匪浅,纸质稿原案结束原有连师签字和日期,因篇幅问题现每一案皆略去,标题为原案基础上学生所加。第二组为弟子传灯精选医案。这是在学习和传承连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基础上,学生独立诊治的医案。两种医案皆附以心得体会和临床分析,然后由老师批阅,有些医案中将自己学习老师的内容和临证思考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增加了学习和传承的真实模拟描述,有助于了解中医学术继承中的教与学。
第二部分,师徒问答。连师部分学术思想、临床医理、个人见解及对常用药物的理解,以问答形式一一做了解答。共有 63 则,分为理论观点、治疗心得、用药经验、用方经验四个方面, 较能概略反映连师茶余饭后的医话内容。
第三部分,学术传承。包括连师脾胃学术思想探源及分析:主要对连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影响较大的主要医家的著作中有关脾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源和分析,找到其中的传承关系和发展脉络。主要涵盖了四部分内容:张仲景的温散寒湿、温补脾气、温阳利水等脾胃病治疗原则和方法、“保胃气、存津液”学说;李东垣的《脾胃论》包括补中益气法、阴火论、保养脾胃等养生思想和方法;叶天士的胃阴学说;新中国成立后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的脾胃病学见解等。
连师临床从脾胃论治方法研究,包括两部分。一是从脾胃本脏腑治法:以调补脾气为主,以温补脾阳为主,以理养脾阴为主,以和胃为主,脾胃同调,共5个单元,15种治疗方法。二是从脾胃调治其他脏腑法:包括 10 种治疗方法。从临证 240 例医案中,选择代表性医案 44 例,每例下面皆有学习体会。
连师临证经验采菁,包括痤疮治验、保和丸应用经验举隅、地黄饮子应用经验撷菁、连师临证言传身教点滴 4 篇文章。病案及学术经验整理突出连师临床常治疗的肝胆脾胃病,故此部分占据较大篇幅。
本文节选自《医门传灯——连建伟学术经验传承录》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医门传灯——连建伟学术经验传承录》,点击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成果之一,通过学术继承人在3年伺诊期间(2012-2015)所记、所见、所感,着重介绍浙江省名中医连建伟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本书从抄方手记、师徒问答、学术传承等三个方面原汁原味地介绍了传承导师的部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第一部分抄方手记,真实记录连师临床医案100余则,以及弟子的抄方心悟和连师评语;第二部分师徒问答共60余则,涉及连师的理论观点、治疗心得、用药用方等专题,多为连师诊余医话整理而成;第三部分学术传承,突出连师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及学术继承人的一些思考,所选病案40余例,收尾部分附有连师临证经验采菁4篇。
编者以期以连师临证“一斑”,开启学子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求索全貌之心。本书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教学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医门传灯——连建伟学术经验传承录》,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三剂药治好30年的宿疾,患者直呼:中医真中!
● 卫生室的经方高手——小乡医抗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