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看安宫牛黄丸如何“安宫”

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看安宫牛黄丸如何“安宫”

转载请注明作者与来自“药店人”微信(yaodianren520)

安宫牛黄丸作为“温病三宝”之首,长期以来一直以其出色的疗效和非凡的价值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对很多朋友来说,他们也许知道“安宫牛黄丸”这个名字,但却并不了解这个名字的来历。

所以,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


安宫牛黄丸为什么叫“安宫”?
它又是怎么“安宫”的呢?”

这个问题,还要从“心”说起……//古人怎么看“心”?//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
孟子认为,思维是心的功能,人的思维活动都由心来完成。彼时是否有“脑”的概念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当时,思考、情绪、判断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都被认为属于“心”的功能范畴。

《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传统医学认为,心作为五脏之一,具有生理机能,能够统管全身的血脉运行。通过《黄帝内经》的描述我们能够发现,人们在当时已经认识到心脏是全身血液循环的重要环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
同样是《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在另一个角度对“心”进行了描述,认为心是“君主之官”,是五脏之首,也是人体意识活动的载体。

从上面的三句话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眼中的“心”是“心神”,兼具推动血液循环与调节意识活动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传统医学当中的“心”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心脏并不等同。“心”描述的是一个功能系统,而非现代医学概念中的器官。//心包——君主的宫殿//

对于故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古时,宫城象征着权力中心,不仅行使着行政职能,更是防卫森严,保护宫内之人不受外部危险侵袭。

作为“君主之官”,心当然也有自己的宫城,那就是心包。除了帮助心维持生理功能之外,心包还能“代心受邪”,当邪气侵犯时,首先由心包承受,以避免或减轻心脏受到的损伤。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曾说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邪传变快,势头猛,而心与肺同居上焦,很容易因此受到病邪侵犯。一旦热入心包,就可能出现高热、神昏、谵语、舌謇难言等等严重症状,甚者昏迷不醒,还会危及生命。//温病三宝,安宫牛黄//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热入心包可见于热中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等疾病的急性期。这几种疾病有着相似的特点,往往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甚至容易演进成急症危症。

那么,面对这种危急关头,传统医学有没有其应对方法呢?

当然有!


乾隆年间,京城疫病横行,病者死者无数。为此,清代医家吴鞠通在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创制出了后世称为“温病三宝”之首的安宫牛黄丸。而这个“安宫”,安的正是“心包”。”

得益于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当时的瘟疫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此之后,名声大噪的安宫牛黄丸更是活跃在各类危急热证的急救当中。

时至今日,得益于医药水平的进步,安宫牛黄丸的秘密逐渐展现在大家面前。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集保护脑组织、抗炎、抑制细胞代谢、强心利尿、抗真菌感染等作用于一体,能够在脑卒中、脑炎、脑膜炎、中毒性痢疾等多种急症的急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含天然麝香的安宫牛黄丸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可以及时应对多种情况造成的脑组织损伤,保护脑组织功能,为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

当然,北京同仁堂提醒您,用好药更要用对药。安宫牛黄丸虽好,但它作为处方药,一定要在医药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免因此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隐患和风险。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