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扫竹,见过吗?可用于创伤、肿毒、口疮、臁疮
铁扫竹
来源产地
为豆科植物河北木蓝的根及全草。
春、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于海拔600-1000m的山坡草丛及河滩,也有栽培。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别名铁扫帚、山红蓝靛、野绿豆、木蓝芥、鸡骨柴、岩豆柴、味药、女儿红。
【原形态】
河北木蓝 直立灌木;高40-100m。茎褐色,有皮孔,枝条被白色丁字毛。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3-5cm,小叶5-9格言,对生;柄极短,有白色丁宁毛;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7-15mm,宽4-8mm,先端钝圆形,两面被白色丁字毛。
总状花序腋生,较叶长,花疏松,有10-15朵极小的花;苞片线形;花萼钟形,偏斜,5裂,裂片披针形;蝶形花,紫色或紫红色,旗瓣阔倒卵形,长约5mm,外被丁字毛,翼瓣与龙骨瓣等长,雄蕊10,二体;子房圆柱形,花柱内弯。荚果圆柱形,长2.5-3cm,宽约3mm,褐色,有白色丁字毛;种子5-8颗,椭圆形。花期6月,果期7-9月。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性凉,味苦涩,无毒。
治创伤,肿毒,口疮,臁疮,吐血,水泻。
外用:研末调敷、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
《中华本草》
苦;涩;凉
止血敛疮;清热利湿。主吐血;创伤;无名肿毒;口疮;臁疮;痔疮;泄泻腹痛
【归经】
心;脾经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