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转」女婴因面霜变“大头娃娃”?真相竟然是……

女婴因面霜变“大头娃娃”?真相竟然是……
转自公众号: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Q3NjkwNw==&mid=2650525558&idx=1&sn=e8d30c5dd4fdde15be07240f44ef24e2

“大头娃娃”事件吓到武汉妈妈
2个月时还软萌可爱的婴儿
到了5个月时长成了“大头娃娃”
孩子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
在排除了母乳等因素后

孩子一直使用的
“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
被多方聚焦

曝光该事件的博主表示
在这款面霜中检测出了大量激素:
“氯倍他索丙酸酯”
最近
这条新闻引发广泛关注
福建漳州市卫健委对该事件调查进展已进行了初次通报:
这一事件曝光后,很多武汉妈妈“瑟瑟发抖”:
“好好的娃儿,咋成这样了?”

“大头娃娃到底是个什么病?”
“检测出的‘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什么东西?”
“宝宝用药应该如何避免‘入坑’?”
小编今天请来两位大咖专家为大家详解。
武汉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姚辉
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付桂莉

氯倍他索丙酸酯“有毒”?不背锅!
新闻中说的“氯倍他索丙酸酯”,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外用药中,0.05%氯倍他索(相当于500毫克/千克)是超强效激素。

这款激素外用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掌跖脓疱病、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等。

但是,它尽量不用于12岁以下儿童,也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一般不用在脸部。
外用激素是皮肤问题的常用药。如果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强度、剂型和使用时间,是很安全的。

但婴儿皮肤薄,表面积相对较大,更容易吸收外用药,再加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所以使用激素是要更加注意。
如果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孩子长时间使用含有超强效的激素,则有可能会危害孩子的健康。

大量网络信息表示,宝宝的“大头”,像是典型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所致的外观表现,即“满月脸”。医学上的表现很像库欣综合症(一种因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临床综合症),外在表现有:满月脸、水牛背、毛发重等。

导致皮质激素增多的原因,可以是内源性的,比如自身的内分泌问题,也可以是外源性的,如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

其实,库欣综合症并不少见。在武汉儿童医院的内分泌科,姚辉主任就曾接诊过因为长期自行服用激素药物导致该病的患儿。

家长只觉得药物“效果好”,却不了解滥用的危害。直到药效不明显才来医院就诊,但是对孩子造成的危害已无法挽回。
在该院皮肤科,付桂莉主任也曾接诊因为长期不合理外用激素,导致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色素异常等症状的患儿。

不过,在目前的这个案例里,因为尚不清楚面霜激素的具体含量、患儿的用量频次、使用时长,以及患儿自身内分泌状态,我们还不能认为孩子的病症是婴儿霜所致。

但是,这个案例已经足够引起我们重视。专家提醒家长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一提激素就怕?它其实是治病“武器”
含糖皮质激素类的药膏,是皮肤科的常用药。很多过敏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也需要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时期。这时,激素就是医生的有力“武器”。

但一旦激素被滥用(如使用违规添加激素的产品,或未遵医嘱长期使用激素药品),其副作用就被放大,影响宝宝的骨骼、皮肤,引发三高、糖尿病、免疫力降低等多方面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正规药品,并规范使用。

一般来说,正规的药品都会标明成分,在说明书也会详解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

但是,因为担忧孩子的健康,一些家长见“激素”色变。因为心存恐惧,他们宁愿相信母婴店、朋友圈微商等渠道推荐的“纯天然”、“无激素”、“植物提取”的神药。

这种心理,刚好让一些不法商家钻了空子。他们将效果明显的激素,违法甚至大量添加到“消字号”、“妆字号”产品中,包装成面向婴幼儿市场的抑菌霜、湿疹膏、宝宝霜。

其实,不管宝宝霜是妆字号(化妆品),还是消字号(消毒产品),都不可以添加皮质激素。

只有在药品中,经过临床实验后才能添加有治疗效果相应剂量的激素,并标明成分和含量。
小编查询发现,部分“婴儿霜”号称“纯天然”,却添加激素的情况并不少见。

家长们要记住:
1、正常的宝宝不需要“抑菌霜”,保湿就够了。

2、宝宝皮肤出现异常,不要相信非专业渠道的推荐,要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

3、如果宝宝需要使用激素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不要因为害怕副作用而耽误孩子治疗。

别被这些产品忽悠到“坑”里
1
成分天然:
纯植物提取、0激素、快速见效
很可能违规添加激素,家长千万要慎重,不要随意购买使用。

化妆品 ≠ 药品,药妆 ≠ 药用,普通化妆品并不具备“药用”条件,有皮肤问题要及时看医生和用药治疗。

买药看清药盒的标注,认准“国药准字号”(药字号),避免选择不正规“药品”。

国家备案的正规药品,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网站上查询。https://www.nmpa.gov.cn/
2
名字霸气:
xx 灵、xx 专家、神 xx
正规的药品会标注成分和剂型,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

而「消字号」药膏会给自己起个看上去很「霸气」的名字。注意提防名称带有“花”、“草”、“本草”类的产品。
3
效果惊人:
啥皮肤问题都能治,堪称“万灵”
许多“消字号”会把功效夸大,宣称能够治疗绝大部分的皮肤问题,不良反应及禁忌事项仅标注“尚不明确”。看到这种产品要警惕。

给宝宝买保湿霜,尽量选择正规品牌产品,不添加防腐剂和香料,成分相对简单即可。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毛发浓密、突然发胖、女孩阴道出血等异常生长发育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到武汉儿童医院遗传代谢内分泌科就诊,尽早治疗。

制作:高琛琛

监制:邓志宏、王琛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本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