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说说那些名方之麻杏石甘汤

说说那些名方之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是一张名方,这是源于一次大炒作。

伤寒与温病之辩一直是中医界的一个核心问题,不过现在很少人关心他了,因为现在的学术越来越不学术了。

伤寒大家如柯韵伯就认为麻杏石甘汤是治疗温病的方,以此来肯定伤寒在治疗温病上的成就。

后世很多大家也这么认为,而且这种思想一直成为现在学术界的权威,温病派的人公认这个观点。

但是,鄙人觉得此事不妥,此处省略一万个字,需要三篇文章才能说得清楚。

回到现实世界。

又有朋友生病了,怎么办?而且还不在北京,在外地。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主述:口干,发热,气喘,感觉有口气,咽喉痛,流黄脓鼻涕,胃口不佳,呼气气短,大便干,还有点烦躁,腹胀,舌质暗红,舌苔几乎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考虑穹芷石膏汤,不过一细想,不对呀,气喘这个症状很重要,于是背了一遍伤寒。

“发汗后,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

于是果断给了麻杏石甘汤,加了一点厚朴,三天。

一般治疗感冒,我只开三天。开多了很容易浪费,特别是现在药材那么贵。

话说,感冒要治多久才算正常?按照西医的点滴思路,肯定得五天以上,如果我遇见这种情况,我真是无颜见先圣先贤。

中医看感冒,一剂知,二剂已,如果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有两种原因。

其一是医生开方有问题,比如开了一个方子20多味药,那明显不是治感冒的嘛;
其二是病人自己不注意饮食,或者喝了药出去吹风。

吃完三剂,这位朋友很高兴地给我发了一张舌苔图像,这次变成淡红色了。其余症状也基本消失,基本痊愈。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病号到底算是什么病,什么证?

按照一般的思路,大家肯定断定是风热感冒,或者用桑菊饮,或者用银翘散,或者用透热转气的思路。

一句话,大多数人会用温病思路,断定此病为温病。

但是为什么喜欢用麻杏石甘汤,这个有辛温药的方子?

其实这个症状应该是湿热壅肺证。

对不起,教科书好像没有这个症型,是某发明的叫法。

凡是含有麻黄的方子都是治疗与湿气有关的疾病,而且这种湿气一般都在表。

凡是含有石膏的方子,都可以考虑有一些热象,但是热在何处需要仔细辨别。

凡是含有杏仁的方子,都可以看到一些肺气宣发不够,或者便秘。

基于以上规律,其实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是湿热壅肺造成的气喘,咽喉不利,等。

每次治疗感冒都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成就感。不过病人也习以为常,比如有的朋友吃三五天中药就痊愈了。

这种病对我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朋友也会轻描淡写的说,可能是我最近锻炼身体变好了,所以要坚持锻炼。

对这种人,我只想说,早怎么不好呢,前面锻炼了一年你的病都不好,现在锻炼半个月就好了,你怎么不说是神保佑你好的呢?

所以阁主对我的建议是,对这种人应该远离,甚至绝交。

我默默的认了,交友不慎。

好,某看病一般都是很慢的。只有感冒快,毕竟中医最不擅长治疗的就是感冒嘛。

话又说回来,这种病西医是治不好的。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