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养生保健调理学习 / 正文

中医治病不易,调神更难

中医治病不易,调神更难


#中医杂谈

赵岩,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曾在三甲医院工作,十余年野生中医,每日坚持诊病读书,不拘一格追求实效,半日临证半日读,半是文章半自语。以文会友,不要抬杠。

敢说真话,只讲事实。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曾经治过一个这样的,全身各种不舒服,刚开始开一周的药,后面开五天,再后来每次只开两三剂,就这样,每次服完一剂,就发消息说这个地方好了,又有其他不舒服,看了两个月,我都快神经了,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建议去看了精神卫生中心,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没再见,有次带个朋友过来看病,说他已经好了,那次去精神卫生中心,那边大夫给吃了一粒药,当即全身从未有过的舒畅,在那边住了半个月院,出院后吃着精神类药物没啥不舒服的了,但就是想不通,说他挺开朗的一个人,咋能得精神病呢?

中医门诊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有些其实是属于心理疾病范畴的,只不过人们对这个话题太过敏感,于是医患双方都刻意回避,心照不宣。我有一个西医内科朋友,他说他们医院有一个内科专家治疗别的医生治不好的疾病,经常加上一些抗抑郁焦虑之类的药物,病人主观描述的不适能改善很快。

中医重视身心一体,重视调神,所以任何一个疾病,治疗的第一步就是相互信任,这是治疗的基础,不仅患者相信医生,医生也相信对面的这个患者。这样,起效的几率是最大的,相反,如果患者疑神疑鬼,经验丰富的医生自然就能感受的到,结果可想而知。

治病不易,调神更难,并且有些时候并不是努力就能改变的,有些医生的长相一看就很有亲和力,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一看就很有信任感,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眼缘,患者会配合医生的治疗。而也有一些医生,一看面相就会让人产生怀疑的心理,尤其对于一些喜欢疑神疑鬼的患者而言,哪怕医生是个很善良很有水平的人,很有意思。

经常推荐一些外地患者给当地的中医同道,当然这些患者的脾气秉性也是大体了解的,否则也不敢胡乱推荐,以免给同道添麻烦。有些同道说实话水平很高,并且推荐过去的患者疗效还不错,但是患者依然不认可。其实,我们总是嘲笑外贸协会那些人,但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外貌协会的?我有一个中医朋友,我刚认识他时,第一眼就感觉很嫩,但是实质上这个人脑子很聪明,学习很好,中医业务也很好,但就是患者粘性很差,你说气人不?

时间长了,中医的追求就是两个字,自然,尤其是面对这类疑难杂症患者,努力去医治其躯体,调理其心神,但又不强行改变任何人的想法与选择,因缘际会,自然而然,能调其神就调,调不了就推掉,因为许多时候医生主观努力显得很苍白,并且还容易被拉下水搞成神经。发生在我周围的事,有一位同行被一群更年期妇女患者活生生搞成抑郁,吃上了抗抑郁药物。

更多干货文章,订阅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