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樊正伦:生活处处有中医

樊正伦:生活处处有中医
读者推荐

推荐一本好书,田原采访樊正伦先生的访谈实录,书名是《生活处处有中医》(ISBN 978-7-80231-402-3)。这本书的内容虽然是一次对话,听的人还不是中医专业的,但是这形式上如此随意的聊天却在我大五那年,在一把椅子、一本书的寝室阳台上,深深地震撼了我。

这就是道啊,是中医啊,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是“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的道啊!它在樊老师的口里是那么地自然,流畅,有趣,他的“筷子”理论,他“中医治病治的就是‘缘’”都使我惊呆了!

时隔四年再次有这个机缘读到了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我惊奇地发现有些话已经渗入了我的内心,让我常常跟患者说的就是这些东西。

我想,不管对面的你是医生还是准医生还是爱好者,这本书都值得你用两个悠闲的下午用心醒神地阅读。

生活处处有中医(文摘)

1. 好多人喜欢吃瓜子,为什么吃葵瓜子嗓子干,而西瓜子就不干,是因为葵瓜子是向日葵来,火性非常大,而西瓜水气重,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就是同气相求。

2. 我经常这样说,大自然赋予中药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绿色、有黄色、有红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偏性。关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医生能用药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性,把你被打破的平衡调整过来。所以我有时候常说,你们外国人没进来以前呀,活在中国的细菌病毒比外国活得轻松,因为它不会紧着变异啊,你老想杀死它,不变异它怎么活下去啊?大自然没让它死,它就要千方百计地活下去。

3.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现抗生素到现在,全世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了七千多种西药,而现在临床上还在使用的西药不过几百种,其中还在应用的抗生素不过就十几、二十种,大部分用不了了。为什么啊?因为细菌变异得太快了,再也不怕它了。

4. 而两千多年前的中药现在还有效,为什么?因为它从来没想杀死谁,它要求以和为贵,你只要不侵犯我们人类就行了。当我用药物把你身体的状态调整到最好,不适合致病因子在我这儿发展了,它对我又有什么威胁呢?

5. 现在滥用医药、滥用保健药问题严重危害了我们的养生。过去困难时期,家里存点粮食。现在没人存粮食,但药柜里什么都有:维生素、鱼油、降压药等一大把。很多正常人早上一把药、中午一把药、晚上一把药,然后跟我说大夫我胃不舒服,我说您这是胃,不是锅炉。

6. 我们的祖先伟大在什么地方?借用佛家的一句话:"因缘相合则为果"。致病因子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癌细胞,它是客观存在,这就是因,得病是结果。那么因和果之间一定有一个条件,这就是佛家讲的缘。中医是什么?中医治病是从"缘"入手的,是从条件入手的。

7. 中医学所有的药物,中医整个治病的过程,是用药物的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也就是说我用药物的偏性把你被打破的平衡调整过来。当人体的平衡被调整过来了,那你癌细胞又耐我何呢?它就没有办法了,因为我这儿不再给它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了。当把这个条件调整过来,那它自然就从一千退回到一百个,再从一百个退回到十个,你们俩又开始重新的和平共处了。这才是中医治病的根本理念。

8. 你看八路军伤员靠什么养好?小米粥。为什么中国女人生孩子都要喝小米粥?就因为维持人的生命不仅仅靠脂肪蛋白质,更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你想这一碗小米,种地下就长出一大片啊,那一碗老玉米种地下才长出几十棵啊,它俩能同日而语吗?它的生命力极强,是用它的生命力来维持你的生命力,所以你生完孩子以后就要喝小米粥。小孩脾胃弱,腹泻,可以用小米粥油来解决,它味甘、色黄、入脾胃,具有极强的生发之力,所以他气往上提了,腹泻不就止了么。

9. 古人说: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认为:象中必然有数,也就是象数学问。说起来很简单。一开门儿,进来一老太太,你一看她,就说了,六七十岁吧;进来一个小姑娘,你一看,也甭问她,十七八岁。象的后面就带着数呢,这就是:观其象知其数,因为她长到什么年龄的时候就得是什么状态。

10. 我给北大的学生们讲课,他们问中医、西医有什么区别,我说最简单地说,咱夏天买西瓜,想买一个好瓜,你把那瓜拿起来,不管你会不会,拍一拍,听一听,看看样子,看嘛呢?对瓜望、闻、问、切。对不对?我说如果一个很有经验的老瓜农,都不用拍,他一看,他就告诉你,这瓜是生的,那瓜是熟的,为什么?观其象,知其数。西医怎么办,要不就切开观看,要不就从根那儿抽点水,从上面抽点水,再从中间抽点水,到实验室化验一下。然后告诉你,这是熟的,这是甜的。你要问他是砂瓤还是肉瓤,那得用X光照一照。老瓜农不用,他把它的产地弄明白,把今年的气候弄明白,他就敢告诉你,这瓜就是沙瓤,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目 录
戏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对话樊正伦现场实况
第一场 中医魅力 无处不在
1. 人是“运气”的产物
2. 天地交汇的地方就是“人中”
3. 到5月23日“非典”可能就会过去,为什么呢?
4. 为什么两千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
5. 药和“钥”同源,没事乱捅,把很好的门捅坏了
6. 养生,就是把“煤气罐”的火门调小
7. 医院的所有检查,都是在寻找:本拉登在哪儿?
8. 青春期、更年期,是脏腑需要重新组合的过程
9. 睡子午觉,吃两顿饭,对中老年人的养生极其有益
第二场 健康长寿 需要开悟
10. 咳嗽的时候,实际上是气血壅滞
11. 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12. 不同地方的人,养生方法不能完全一致
13. 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14. 晚上你睡觉的时候,阳气上哪儿去了?
15. 我们的气血,就跟外边儿的树是一样的
16. 我光吃菜,我就为了减肥,那就面有菜色
17. 心与脾胃,是母亲和儿子的关系
18. 坚持吃一年烤馒头片,胃溃疡肯定就好了
19. 筷子里面有多少文化?
20. 盗汗,就是肝和肺的关系不协调了
21. 吃得好,身体就好,那是错误的理念
22. “百家讲坛”又邀请去讲《黄帝内经》
第三场 养生之道 在于自然
23. 我们的祖先从来不做断子绝孙的事
24. 人不能全靠医检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25. 央视“东方之子”采访病例
26. 从小到大,没打过“洋针儿”
27. 外国人学中医难,不是方药,而是它的这种思维方法
28. 小米为什么是古代的“谷神”?
29. 要健康,就要学会“勤动脑体不动心”
30. 我是天地之间一散仙
尾声:大智者有大自在
续说中医“教父”樊正伦
附:“轮子”们眼中的樊正伦
幸运52条:樊正伦经典妙语录

END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布,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和文中图片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欢迎投稿唠嗑。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这本疏注书一句废话没有,却包含两代中医的心血!!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中医书

点,一键下单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