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好形势之下,中医能不辱使命吗?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全国中医药大会2019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分别对中医药工作表示了高度的重视和坚定的支持。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显然,中国的党、国家、军队、政府都一致地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医的事,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渴望得到有效的中医治疗的需求也是毋庸置疑的。
毫无疑问,对中医而言,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相当的好!
作为一个中医,一个中医老师,在欢欣鼓舞之余,也免不了些许的忧虑。
我的担忧是,在大好形势之下,中医能不负重托,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吗?
我也希望每一个中医,每一个真正关心中医的人,冷静地思考,怎么做才能不辜负这大好形势?!
1
中医需要拿出肯定的疗效来
医学的原始目标和终极目标,都是肯定的疗效;医学始终如一努力的方向就是不断提高疗效。
疗效是医学存在的根据,有疗效医学才可能存在,疗效不断提高医学才可能发展,疗效降低医学必然萎缩,疗效太差医学就会消亡。
病人总是希望医学能有100%肯定的疗效,虽然这不现实,但心情却是可以理解的,这其实也是人类和医学共同的理想。
就目前来看,医学虽然不可能100%的有效,但对于那些应该有效的疾病,医学必须拿出疗效来。
具体来说,作为一个中医医生,必须要有“明显的疗效”,因为没有疗效病人不会来找你治疗,并且,病人还会拿你和西医比较,你的疗效不比西医更好,病人也不会来找你治疗。
每个中医医生的水平是决定中医整体水平的因素,所有的中医执业医生的疗效都好,中医的整体疗效就好,中医的生存和发展当然就没有问题。
中医的生存发展状况和中医的整体疗效成正比,疗效好的医生越多,中医整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就越好;反之亦然,疗效好的医生越少,中医整体的生存发展状况就越差。
中医的历史和现状,都说明了这个规律。
中医的衰落虽然有外在的原因,但根源还是疗效的降低;
中医之所以没有如有些想消灭中医的人的愿,就是因为还有一些疗效比较好的中医医生,只是这些真正有疗效的中医太少,所以不可能从整体上挽救中医的衰落。
每个执业的中医医生都要扪心自问:你的疗效怎么样?
现在中国的党、国家、军队、政府都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中医的发展,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你的疗效能够不负众望,使命必达吗?
我就可以肯定的说,在肾病这个领域,我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好,起码比西医好,这就是病人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国外,也愿意不走医保,花比较高的诊费来找我治疗的原因。
2
合格的中医医生需要的知识体系
中医治疗获得疗效的根据是医生的水平,而支撑医生水平的是必须的医学知识。
合格的中医医生必需的知识,包括现行中医院校课程中的中医九门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主要是温热论和温病条辨)、针灸学。
对这九门核心课程,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记住、背会。这就是中医的基本功。
对于医学而言,不背是不行的,仅仅背是不够的。
背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背会的基础上,还要透彻地理解,究竟要理解成什么样,大家可以参考我在中发表的文章 —— 学好《伤寒论》的三步曲。
如果能够将这九门核心课程背会、理解到位,疗效将不会太差,也就是说基本具备了中医的知识结构,否则,就没有具备中医医生的基本知识要求,疗效则不可能好。
每一个执业中医医生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合格的中医医生?
估计绝大多数的中医医生脊背会冒冷汗,离一个合格的中医医生的基本要求差的可能不是一星半点。
为了不辜负大好形势,不让中医彻底地衰落,不让中医蒙羞,整个中医界要从举国欢庆的大好形势中清醒过来,恶补基本功。
每个中医执业医师,对照上述标准,自觉补课。
每个中医院校的学生,对照上述标准,自觉学习。
每个中医院校,要将上述标准作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标准。
每个中医单位,要将上述标准作为对中医医生考核的基本标准。
每个中医管理部门,要将上述标准作为对中医从业人员进行考核的基本标准。
整个中医界要进行中医基本功补课和中医经典温课,特别是中医经典温课要加强。
江苏省不愧是名医的摇篮,在中医经典温课上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合作,组织专家在全省进行中医经典巡讲,唤醒全省中医从业人员学习经典的意识和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全省中医经典温课工程的第一期工程“播种工程”已经完成,第二期工程“育苗工程”也将跟进,通过2~3年,江苏省的中医水平会有质的提升。
江苏省的经验值得推广。
形势大好,其实是对中医真正的考验,也就是形势逼人,以前中医衰落还可以说形势不好,如果现在中医还持续衰落,那还能有什么借口呢?!
注: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
中医可能要从“西医院”崛起
“机器人医生”或许能传承中医?
博大精深,福兮?祸兮?| 戳穿医学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