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中医学习 / 正文

什么培训,这么火火火火火?

什么培训,这么火火火火火?

:很多东西,在“火”之前,一定有千锤百炼,一定有不断钻研,一定有苦辣酸甜。从何说起呢,就从四诊说起。
掌握临床四诊十分重要
望闻问切,都是功夫
尤其是脉诊
搞不懂的,觉得玄乎着呢
弄懂的,觉得没啥难的
好像,是废话哦
会者不难嘛
脉诊确实很厉害
《内经》《难经》《脉经》对此都有记载
今天我们节选
《董氏针灸注疏(第2版)》书中内容
书中提到了罕见的“针灸脉案”
还办了4次“脉针”培训班
又是一个极具独立思考能力的中医人!
先从问诊开始说起——
至于问诊,多数医者根据“十问歌”诊。“十问歌”,多从清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那么临床上怎样问诊呢?笔者的经验是,察言观色的同时,根据病色、病音、病脉,也就是根据望诊、闻诊、切诊之后的判断,针对性地问诊。比如切脉得关上小紧数、寸沉,必问有无胸痹;切得左关浮数,必问有无口苦和睡眠障碍,乃胆热扰心也;女性患者,切得尺脉沉涩,必问经期和癥瘕,常能一问中病。这样根据色、脉、音再做问诊。

切而知之谓之巧。古今大医名家,无不重视把脉,把脉能知病更能治病。近30年来,金氏脉学、寿氏脉学、王氏脉学等流派的脉学大家,都可以通过脉诊来诊断某些现代医学范畴的病症,比如哪里长了一个瘤,哪里长了一个结节,子宫肌瘤、囊肿、乳腺增生之类的,都可以通过把脉把出来,并且还八九不离十,笔者称之为“形态脉学”。

《内经》《难经》《脉经》的脉法,是通过把脉判断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循环、气血阴阳盛衰的状态,以及痰饮瘀血、内七情外六淫等病邪的侵犯。这些脉法为中医诊断而设,也为中医治疗而设,笔者称之为“状态脉学”。这样的脉诊第一能诊断病,第二能直接根据脉象采取治疗措施。故《伤寒论平脉法》云:“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平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难经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内经》时代有遍诊法,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平人气象论》《素问三部九候论》《素问举痛论》《灵枢经脉》等均有涉及。

如提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这是对比人迎脉和寸口脉大小变化的一种诊脉论。还有一种切经络循行的脉法,在十四经络上进行切按,察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结节和虚实,进而诊断经脉循行中的病理情况。比如切足阳明胃脉,查见上巨虚穴区有结节,那么就用针解结,直接刺掉这个结;比如查见足三里穴区,有瘀血存在,那就见而泻之,用三棱针刺掉瘀血,直至“血变止”。

经脉连环形成之后,十二经脉的性质完全变了,十二脉变成了一脉,标本诊法、三部九候等遍诊法,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让位于独取寸口脉法(《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97页)。

笔者翻遍古籍医案,罕见关于针灸脉案的记载,更不用说从中汲取经验,脉学似乎只是用来指导用药了,“能合色脉,可以万全”也似乎只是指用药了。此时,有一个契机出现,就是对董氏针灸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董氏针灸就是遵循五脏针灸法则。笔者从2008年开始,就开始做以中医四诊来指导针灸治疗的研究,旨在找回遗失的针灸精髓———疏穴简针,让医者每一针都能有针刺的目的,从而达到气至病所、针到病除的效果。经过8年的探索,已经形成自己切脉下针的基本体系,在临床上尚属得心应手,也举办了4次“脉针”培训班,学员反映临床疗效良好。
查了一下库存
这本书,库!存!不!多!了!

有一本是一本
抢购的时候,网速要好
下单要快
董氏针灸第2版,
和第1版一样火
什么火?打火机的“火”

你有打火机吗?
没有
那你,是如何点燃我的心的?
知识,就好比打火机
能点亮未来

最后,励志的歌词,送给大家
“沉默加速度,是我的脚步
奔跑在视线里的路
我不要祝福,不理会孤独
奔向最远处”

(扫码下单)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董氏针灸注疏(第2版)》。关注中医出版,每天都有9折书,满99元包邮。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董氏针灸注疏(第2版)》,点击可直接购买

内容推荐
本书以1968年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油印讲义为底本,为其作注疏,深入剖析穴位命名、深源,以及董氏针灸针道、穴道、选取董晶昌先生跨越十年的38则医案和语录进行分析、讲解,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END
本文由中医出版原创发表,最终解释权归本文原作者所有。本文部分内容选自:《董氏针灸注疏(第2版)》。
投稿及咨询邮箱zyyxscb@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
大家都在看↓

喜欢中医的你,绝不容错过的艾灸知识(干货)

马云的《功守道》,武术、太极、中医,又燃了!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