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惠民经方文章 / 正文

大黄附子汤在皮肤科中的运用

  【药物组成】 大黄 附子 细辛 【服用方法】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功 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今用处方】 大黄10制附子30-80细辛10 【经典方证】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细辛汤。 【方证要点】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适用病症】 (1) 白癜风 患者精神疲倦,腹痛便秘,胁下偏痛,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四逆汤,酌加补骨脂治疗。 (2) 痤疮 患者精神倦怠,面部散在或密集丘疹,脓疱,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排脓散,酌加白芷,薏苡仁,连翘,白术等中药治疗。 (3)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者患处剧痛难忍,精神倦怠,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失笑散合当归四逆散治疗。 (4)变异性皮肤血管炎 患者精神倦怠,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当归四逆散酌加毛冬青,乌梢蛇,黄芪,仙鹤草等中药治疗。 (5)慢性荨麻疹 患者精神倦怠,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当归四逆散,过敏煎,酌加荆芥,防风,蝉蜕,路路通等中药治疗。 (6) 湿疹 患者精神倦怠,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荆防败毒散治疗。 (7)皮肤淀粉样变 患者精神倦怠,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真武汤,酌加全蝎,蜈蚣,白鲜皮等中药治疗。 (8) 神经性皮炎 患者精神倦怠,腹痛便秘,畏寒,手足逆冷,舌苔白腻,脉弦紧,可投本方合四逆散,酌加白鲜皮,地骨皮,荆芥,防风等中药治疗。 解析:本方所治,是里寒结滞之证,治当温阳散寒,泻下积滞,使阳气通畅。方中用辛热之附子,温阳散寒;细辛走窜发散,除寒散结;大黄得附子、细辛之辛温,寒性得到抑制,专行荡涤肠胃,泻除寒积之滞。大便得解,腑气通畅,则寒积去,阳气行,诸证自可消除。 【运用】①腹痛。《古方便览》:一男子年50余岁,腹痛多年,反复不愈,心下痞硬,腹中雷鸣,先服半夏泻心汤,未能奏效。忽一日寒战大作,腹痛如绞,遂投以本方,服后痛顿止,续服数日,病不再发; ②肋间神经痛《日本东洋医学会志》(日本汉医)12卷3号:一男子,7l岁,右侧胸痛剧烈就诊,面色不华,行走不便,腹直肌挛急,略微柔软,腹力中等,大便4-5日—行,舌润无苔,脉洪大。服本方,25日痊愈; ③美尼尔氏综合征《浙江中医杂志》1985,(8):35:一女,40岁,索患美尼尔氏综合征,时常发作。1周前,因感冒过劳,素疾又作,头晕甚,呕吐痰涎,脐下2寸处胀痛,泻下清稀,纳呆,口干欲饮,舌淡,苔白厚粘腻,脉缓滑。先按痰饮作眩投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味,未效。再察舌象,参考脐下疼痛,悟出此为阳虚寒积,三焦痞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改投本方加人参6g,4剂服毕,诸症悉除。 【附方】名称:柴胡细辛汤 组成:柴胡、细辛、薄荷、归尾、地鳖虫、丹参、制半夏、川芎、泽兰叶、黄连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脑震伤 出处:《中医伤科学讲义》 功用:去瘀生新,调和升降 名称:升麻细辛汤 组成:升麻、荆芥穗、防风(去芦)各半两,细辛一两(去土)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热服;漱令冷,吐之。为细末揩齿,良久吐出,温盐汤漱之亦得 主治:风牙痛 出处:《魏氏家藏方》卷九 名称:附子细辛汤 组成:细辛、川芎各一两,附子半两(生,去皮脐),麻黄二钱半(去节)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 主治:头痛连脑户或额间与目相连,欲得热物熨者 出处:《魏氏家藏方》卷一 【歌诀】大黄附子细辛, 温里散寒之君, 止痛通便导滞, 寒积里实消遁。

相关文章

湘ICP备2023018388号-1网站地图职业技能证书报考.医考咨询同兴